赛洛多辛由日本桔生(Kissei)制药公司研发,最早于2006年在日本获批上市。随后逐步进入美国、欧洲及亚洲其他国家市场,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的常用药物。近年来,该药在国内也已获批并纳入医保,用于改善排尿困难等症状。
在海外,赛洛多辛因其选择性作用于α1A受体,副作用相对较少而受到关注。部分研究强调该药对夜间频尿的改善效果,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有文章聚焦于其射精障碍等不良反应,引发临床对用药前充分沟通的讨论。
问题未解决?真人1对1答疑
赛洛多辛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1A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改善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作为临床应用较广的药物,在疗效上表现出色,在安全性方面也有独特的考量。本文将结合说明书信息,对其适应人群、用药及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
Silodosin
适用于成年男性,存在前列腺肥大相关的排尿障碍者。
规格:片剂,4mg*500片/瓶。
性状:常规片为薄膜包衣片,颜色白色或微黄白色(有分割线);OD錠为素錠,淡黄赤色。4mg片长径约11.0mm、短径约6.0mm,厚度约3.7mm,质量约200–208mg。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临床上对人类生育功能影响的明确结论不足,遇有生育计划者建议在临床上与主治医师讨论风险与替代方案。
【儿童使用】说明书未建立儿童适用性。
【老年人使用】说明书建议若肝/肾功能低下时应从低用量(单次2mg)开始,并密切观察。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高龄者与非高齢者在多数参数上无显著差异,但因生理功能下降,给药时仍需慎重并观察。
【肾功能损害】对肾功能低下者,赛洛多辛的血浆中总药物浓度可显著上升(说明书中列举Cmax与AUC有较大幅度升高),建议从低用量(单次2mg)开始并密切观察。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障碍者同样建议考虑从低用量(単回2mg)开始并密切观察,因为ALT等升高可能会影响药物清除并导致血浆浓度上升。
说明书中未明确给出过量时的专门处理指南。一般原则为对症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与意识状态;如出现严重低血压或昏厥,实施支持治疗并根据临床情况采取必要的对症措施。临床处理应由医疗机构执行。
36个月
常温保存或室温保存。铝箔包装开封后,应遮光保存;OD錠开封后应避湿保存。
赛洛多辛口服后生物利用率约32.2%,主要经CYP3A4、葡萄糖醛酸转移酶、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代谢。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5.6%。给药后240小时内,约33.5%以尿中形式排泄,约54.9%经粪便排泄。
生物等效性:在健康男性中,4mg片剂与4mg胶囊的药动学参数接近,说明二者生物等效。口腔崩解片与常规片在AUC和Cmax上也处于等效范围,药物暴露相似。
剂量相关性:在0.5–12mg剂量范围内,血药浓度随剂量升高而增加,Cmax和AUC呈线性关系。2mg与4mg剂量的血浆浓度曲线证实这一规律。
反复给药:健康男性连续使用4mg,每日2次,约在第3天达到稳态,药物累计率约1.1倍。反复给药后与单次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差别不大。
食物影响:餐后给药与空腹相比,Cmax和Tmax会有所变化,但总体AUC差异不大,提示食物对药物总体暴露影响有限。
特殊人群:
肾功能减退者:Cmax和AUC明显升高,尤其总浓度增加显著,需降低起始剂量并加强监测。
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药动学差异不大,但半衰期有延长趋势,建议根据肝肾功能调整。
药物相互作用:与强效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合用时,Cmax和AUC分别升高约3.7倍和2.9倍,提示需调整剂量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