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替拉韦由ViiVHealthcare研发,该公司由葛兰素史克、辉瑞和盐野义合资成立,专注HIV治疗。该药已在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获批,用于HIV-1治疗和PrEP;2023年在中国获批片剂及注射剂,适应症与国际一致。
卡替拉韦属于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INSTI),特异性抑制HIV-1整合酶的“链转移”活性,阻止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问题未解决?真人1对1答疑
卡替拉韦是一种整合酶抑制剂,主要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其通过抑制病毒整合酶活性,阻止HIV基因组整合至人体细胞DNA,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本说明旨在清晰阐述其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单药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卡替拉韦(Cabotegravir);复方注射剂(如Cabenuva)还包含利匹韦林(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成人及12岁以上、体重≥35kg的青少年。
规格:片剂;30mg*30片/盒
性状:即时释放剂,白色至类白色薄膜包衣片。
【孕妇】人类资料有限,动物实验高剂量可致分娩延迟、死胎和新生仔死亡,需权衡利弊。
【哺乳期女性】未知是否排泄于人乳,动物乳汁可检出,可能导致婴儿不良反应或HIV传播,不建议哺乳。
【育龄人群】使用前评估怀孕风险并采取避孕措施。
【儿童】12岁以下或<35kg者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确定。
【老年人】数据有限,用药时应考虑肝肾功能减退及伴随疾病。
【肾功能损害】轻中重度无需调整剂量,终末期肾病影响不明。
【肝功能损害】轻中度无需调整剂量,重度影响不明。
无特异解毒剂,支持治疗为主,因蛋白结合率高,透析无显著作用。
24个月
室温保存,避光、防潮。
吸收:Tmax约3小时,高脂餐可轻度增加暴露。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99.8%,血浆/脑脊液比0.003。
代谢:主要经UGT1A1代谢,UGT1A9次要。
排泄:经尿排泄27%(不含原形药物),粪便排泄59%(47%为原形)。
半衰期:约41小时。
无需因性别、年龄、种族调整剂量,肝肾轻中度损害对药代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