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队长 阅读指数:13 发布时间:2025-04-10 15:50:52
凯丽隆是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其在国内的上市情况、规格性状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备受关注。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帮助患者全面了解凯丽隆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在国内的可及性、药物外观特点以及体内代谢过程。
凯丽隆是一款靶向治疗药物,其在国内的上市情况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了解其上市状态有助于患者获取正规的治疗渠道。
凯丽隆已在中国正式上市,患者可通过医院或正规药房购买。其上市为国内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凯丽隆已纳入中国医保目录,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医保覆盖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物。
建议患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凯丽隆,避免非正规渠道可能带来的假药风险。购买时需注意核对药品包装和生产信息。
凯丽隆在国内的上市和医保覆盖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但选择正规购买渠道仍是用药的关键。
了解凯丽隆的规格和外观特征有助于患者正确识别药物,避免用药错误。规范的药物性状描述也是质量的重要部分。
凯丽隆常见规格为200mg/片,每盒包含21片。这一规格设计符合标准的治疗周期需求。
凯丽隆片剂为浅灰紫色圆形薄膜包衣片,直径约11.1毫米。片剂一面刻有"RIC",另一面刻有"NVR"标记。
药物采用原厂包装,储存于20-25°C环境下可保持24个月有效期。原包装设计有助于保证药物稳定性。
通过了解凯丽隆的规格性状,患者可以更好地识别正品药物,正确的储存方式也能保证药效的稳定性。
药代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了解凯丽隆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过程,有助于优化用药方案。
口服凯丽隆后1-4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5.8%。食物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凯丽隆主要通过CYP3A酶代谢,这一特性使其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特别注意联合用药情况。
肝功能不全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而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需谨慎评估。老年患者一般无需特殊调整。
凯丽隆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代谢途径的特点提示了需要关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