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队长 阅读指数:0 发布时间:2025-10-14 17:17:57
以其独特的烷化剂类的药物特性,苯达莫司汀(Treanda)在近年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独特的双重的抗代谢、烷化作用的作用机理使其临床的疗效都明显的优于传统的如苯丁酸氮芥等的化疗药物。
苯达莫司汀通过双功能烷化作用破坏DNA链,同时抑制细胞修复机制,对静止期和分裂期肿瘤细胞均有效。其活性代谢物M3和M4经CYP1A2酶代谢,但主要药效仍来自母体化合物。
FDA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一线治疗,但与其他一线疗法的对比数据有限(仅证实优于苯丁酸氮芥)。
(1)、规格:100mg/瓶冻干粉针剂,需用20mL无菌注射用水复溶后,进一步稀释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
(2)、剂量:100mg/m²,28天周期第1-2天输注30分钟,最多6周期。
在CLL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苯达莫司汀组对比苯丁酸氮芥组:
(1)、客观缓解率(ORR):59%vs26%,完全缓解率(CR)8%vs<1%。
(2)、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18个月vs6个月,风险比0.27。
(1)、血液学毒性:≥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4%)、血小板减少(13%),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2)、非血液学毒性:发热(24%)、恶心(20%)、呕吐(16%),严重过敏反应罕见但需警惕。
(1)、抑制剂(如氟伏沙明、环丙沙星):可能升高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需谨慎联用或减量至50mg/m²。
(2)、诱导剂(如奥美拉唑、吸烟):可能降低疗效,建议避免联用。
(1)、肝肾损伤: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中重度肝损伤患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具胎儿致畸风险,用药期间需严格避孕,停药后4周内避免哺乳。
(1)、肿瘤溶解综合征:高风险患者初始治疗需预防性使用别嘌呤醇。
(2)、输液反应:首次输注后监测过敏症状,后续可预服抗组胺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