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4 09:47:17 文章编辑:药队长 推荐人数:0
问题未解决?真人1对1答疑
2025年10月13日,艾伯维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补充新药申请(sNDA),更新乌帕替尼(RINVOQ,通用名:upadacitinib)的适应症说明,将其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与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
此前,乌帕替尼的适应症为:对一种或多种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应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或克罗恩病(CD)患者。此次更新后的适应症说明新增一项适用情况:对于已接受过至少一种获批全身疗法,且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临床不适用的患者,同样可使用乌帕替尼治疗。
乌帕替尼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具体包括:
乌帕替尼可能降低人体抗感染能力,已出现包括结核病(TB)以及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严重感染,部分感染已导致死亡。
50岁及以上且至少存在一项心脏病风险因素的患者,使用该药物后死亡风险升高。
部分癌症(包括淋巴瘤和皮肤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当前吸烟者或有吸烟史的患者,患淋巴瘤和肺癌的风险更高。
50岁及以上且至少存在一项心脏病风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当前吸烟者或有吸烟史者),发生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升高。
腿部或肺部静脉以及动脉中可能形成血栓,部分血栓已导致死亡;50岁及以上且至少存在一项心脏病风险因素的患者,血栓发生概率更高。
对乌帕替尼或其任何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
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胃肠道(GI)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其中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免疫系统都会引发肠道黏膜(即肠道内膜)的炎症和损伤。
乌帕替尼由艾伯维科学家发现并研发,是一种Janus激酶(JAK)抑制剂,目前正针对多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开展研究。在人类白细胞细胞实验中,乌帕替尼对细胞因子诱导的、由JAK1或JAK1/JAK3介导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比其对JAK2/JAK2介导的STA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更强;目前尚未明确抑制特定JAK酶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之间的关联。
目前,乌帕替尼(RINVOQ)针对斑秃、化脓性汗腺炎、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白癜风的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